Page 353 - 唯識藏_18
P. 353
惟,自事得成,以能入地及治地故。由此四種思惟,無不行義。 數思惟:由聞慧思惟,境界 願得,無不行義。如佛所立大乘法門,依施等六度及十二部阿含,由聞、思、修慧數 故名隨喜。由此隨喜,無不行義。願眾生及我平等得此清淨信樂意,故名願得。由此 能得?唯諸佛如來已至究竟波羅蜜位能得此意。知是勝人所得成,於勝人深心欣讚, 行義。於六度行中見無窮功德,心生愛重。由此愛重,無不行義。如此信樂意,何人 作功用,修行六度,六度自然滿足。何以故?
釋曰:如來正說,與六度相應,雖甚深難解,此人亦信樂無疑。由此信樂,無不 論曰:由信樂正說、愛重、隨喜、願得思惟故, 釋曰:已入唯識觀,故言是故。從見位乃至究竟位為中間假設,此人於其中間不
攝大乘論釋卷第九
① 「境界」,底本作「果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境界」。
① 得圓滿;由思慧思惟,於所聞法,心得入理;由修慧思
3
4
4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