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8 - 唯識藏_28
P. 18
為體。既屬本識,唯無覆性。 分別;五、明善根相續差別。 六識。 受輕故,生時續。若見與報相生故。或有由常見斷,死時續;斷見斷,生時續。 時,緣力、因力,二輕重故。又言:中有受不受報以論輕重,受者重故,死時續;不 無間者今身不續。然《涅槃經》云入地獄時、出地獄時續善根者,輕者入時,重者出 根,名善根;今善名續善根,即續今善根也。二釋皆得。
先明能斷中,一、明人,欲界異生起大邪見,非上二界;唯人趣,非餘四;三天 順益名善,能生名根;邪見在身,善根不續,目之為斷。此中亦以不和合、非得 斷善根:一、名體;二、能所斷分齊;三、明品數起不起;四、明斷善邪定四句 五、續識者,唯意識,《瑜伽》第一云意不共業。由疑續故,然初續起,如此第 四、品數,九品一時續,斷難續易,然次第起,必以生得初續。 三、時節,今後俱得,造無間、不造無間皆得,阿闍世王今身續故,不同小乘造 二、釋名者,由能令種有生起用現行,續往善根而起者。續善根,善根之續往善
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十六
5
5
5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