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64 - 唯識藏_28
P. 464
者,謂順緣起。還因者,謂逆緣起。 有性。勝義自性者,謂諸法勝義有性。 標後釋。練根應為章門。 竟究竟、下劣究竟、廣大究竟。引發有二十種,謂無量引發乃至一切種妙智引發。 欲圓證、根滿足圓證、功德圓證。究竟有六種,謂智究竟、斷究竟、畢竟究竟、不畢 法性通達。修有四種,謂得修、習修、除去修、對治修。圓證有四種,謂果圓證、離 、鄰次隔越方便。通達有五種,謂有相文字通達、所攝能攝通達、遲通達、速通達、 所生、觸所集起、受所引攝、定為上首、慧為最勝、解脫為堅固、出離為後邊。 深。解脫門有三種,謂空、無願、無相。入一切法有八種,謂一切法欲為根本、作意
生因者,謂因等四緣。成因者,謂三量:一、現量;二、比量;三、聲量。轉因 實自性者,謂諸法實有性。假自性者,謂諸法假有性。世俗自性者,謂諸法世俗 第四、等論決擇,有三復次:初、問答等;二、立破等;三、法門等。即中,初 方便有七種,謂任持方便、瑜伽方便、相方便、決擇方便、隔越方便、鄰次方便
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三十
9
9
9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