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68 - 唯識藏_28
P. 468

淨,除第九。若唯據因,故說七淨,第八唯無學故。  此九唯斷。七清淨亦如《顯揚》三,有九淨,如大小共論。若依《揚論》,二乘唯八  四、七作意;五、十智,如前第三;六、九遍知,如《顯揚》第三有廢立智斷遍知,  集諦中釋。識等有六:一、六識;二、三受;三、二十根,如《瑜伽》二十六末解;  佛、菩薩所有相應法。成就、雜染、識等,乃至七種清淨,已說其相,不復重釋。  謂前所除諸相應法。下劣相應者,謂聲聞、獨覺乘所攝諸相應法。廣大相應者,謂諸  法更互相應。曾習相應者,謂除出世間及出世後所得法,餘相應法。未曾習相應者,  ,所餘貪等、信等。所治相應者,謂諸煩惱更互相應。能治相應者,謂對治道所攝善  一切心;無明、我慢、我愛、薩迦耶見,此四煩惱於染汙意。不遍行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依六中,解四,不解第五、三成就,如前第二得中解;不釋四雜染,如前苦、  他性相應者,謂與他性相應,非己性。不相違相應者,謂雖與他性相應,然不相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三十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   463   464   465   466   467   468   469   470   471   472   47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