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38 - 唯識藏_33
P. 538

佛地論》等作為引證,又輔以圖表說明,使深奧之理得以一目了然,誠為現代人研讀  唯識行之次第,逐文闡釋。文中,多處引用《金剛經》、《起信論》、《顯揚》、《  勝諦,及唯識四分說、唯識種類等,次以科判解構三十偈,後方依唯識相、唯識性、  會館。內容依世親菩薩所造之《唯識三十頌》,以簡明扼要之辭,先述八識之俗諦與  由印順法師等輯為《太虛大師全書》六十四冊行世。  、《新的唯識觀》、《震旦佛教衰落原因論》、《法相唯識學》、《真現實論》等,  尊、芝峰、印順、大醒、大勇法師等。主要著作有《整理僧伽制度論》、《釋新僧》  蘭等地留學,從事巴利文、梵文、藏文等研究。其造就培養之人材甚多,如法舫、法  組織世界佛學院,建立人生佛教,促使佛教世界化。並派遣學僧分赴西藏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《唯識三十論講錄》,係民國十年(一九二一年)二月,太虛大師講於杭州幽冀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唯識三十論講錄題解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、內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容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   533   534   535   536   537   538   539   540   541   542   54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