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35 - 唯識藏_33
P. 535

永伏,即便先捨。二名為異熟識,以是善惡漏無漏業至成熟時所招感故。此名直至金  識最先來執。雖非實我實法,而一期生死必以此為總報主也。  ,持一切法之種子,持內根身,持外器界。若于死位,此識最後捨去;若于生位,此  ,能與轉識作增上緣,猶如猛風。此識一味無記,恒時相續,故受前七轉識之所熏習  執之為我,故名執藏。此識如水,前七轉識依此得起,猶如波浪。此識所現境界之相  其源底也。此識持一切轉識種子,故名能藏;受轉識所熏成種,故名所藏;被第七識  為無,故大乘論主廣引聖教,備顯正理以與之爭,蓋欲破彼妄執故也。  顯說。而二乘迷於佛旨,執于權教,不了此識是有情總報之主,生死涅槃之依,妄撥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此識有種種名:一名阿賴耶識,以其被第七識執為我故。此名至不動地前,我執  不動地前纔捨藏,金剛道後異熟空,大圓無垢同時發,普照十方塵剎中。  此第八識具有能藏、所藏、執藏義故,所以浩浩而不可窮其邊際,淵深而不可得  浩浩三藏不可窮,淵深七浪境為風,受熏持種根身器,去後來先作主公。
              八識規矩直解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3
   530   531   532   533   534   535   536   537   538   539   54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