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05 - 唯識藏_35
P. 305
竟了義的話,那遍計是無,依他起是世俗有,圓成實是勝義有,才算是真正的中道。 這三無性的空義,乃是方便,不是究竟,所以叫做密意,也就是不了義之談。要是究 其實,在佛教真理上講起來,不是偏空,也不是偏有,那才是中道的正理。所以說, 慧,障大菩提。既有二執,佛說二空(我空、法空)來對治二執,所以說這三無性。 煩惱障,而不能了脫生死,障大涅槃;執有實法,所以就會有所知障,而不能得大智 要說這三無性的道理呢?就是因為一類眾生執著有實我實法。執有實我,所以就會有 指的前面的圓成實性而言。 義理,真如性。如果能夠在依他起上,離開了遍計所執,這就叫做勝義無性。也就是 叫做生無性。這是指前面說的依他起而言。怎樣叫做勝義無性呢?勝義,就
【講】 此諸佛,密意說,因執有,空對治。
唯識三字經講話
上面所說的三無性的道理,乃是十方諸佛秘密的意趣。試問:諸佛為什麼
2
9
9
5
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