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12 - 唯識藏_37
P. 112
實,知幻即離,離幻即覺;最後頌明智者不執有,不住空,方為中道。六頌之間,層 四頌由境推心,明境既無,則能緣之妄識亦了不可得;第五頌總結諸法唯假,都無其 一切法依世俗而說有,非於勝義;第三頌將一切法微觀至極微,破實有論者所執;第 名,實無外境。於中,初頌明凡夫為妄識所惑,執境為實,恰似見繩謂蛇;次頌宏觀 西明寺譯。一說長安二年(七 關傳記詳見陳那菩薩造之《觀總相論頌》題解。
《掌中論》,全一卷。唐武周長安三年(七 義淨法師(西元六三五|七一三年),唐代譯經僧,中國四大翻譯家之一。其相
掌中論題解
四、內 三、譯
容 者
○
二年)譯出。係依六頌,配其長行,論述三界但有假
○
三年)十月四日,三藏法師義淨於
9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