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54 - 唯識藏_37
P. 154

如先已說。用彼為因,於似所比,諸有智生,不能正解,名似比量。  以自相為境界故,名似現量。若似因智為先,所起諸似義智,名似比量。似因多種,  。於二量中,即智名果,是證相故。如有作用而顯現故,亦名為量。  三種,如前已說。由彼為因,於所比義,有正智生,了知有火,或無常等,是名比量  義,離名種等所有分別,現現別轉,故名現量。言比量者,謂藉眾相而觀於義。相有  ,有質礙性。倒離者,謂如說言,諸質礙者皆是無常。  不遣常性、無質礙性,以說虛空是常性故,無質礙故。不離者,謂說如瓶,見無常性  但遣所立,不遣能立,彼說諸業無質礙故。俱不遣者,對彼有論說如虛空,由彼虛空  成立法常性不遣,彼立極微是常性故,能成立法無質礙無。能立不遣者,謂說如業,

              復次,若正顯示能立過失,說名能破。謂初能立缺減過性、立宗過性、不成因性  有分別智,於義異轉,名似現量。謂諸有智,了瓶、衣等分別而生,由彼於義不  復次,為自開悟,當知唯有現、比二量。此中現量,謂無分別。若有正智於色等  如是等似宗、因、喻言,非正能立。  似異法中,所立不遣者,且如有言,諸無常者見彼質礙,譬如極微。由於極微所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明入正理論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   149   150   151   152   153   154   155   156   157   158   1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