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55 - 唯識藏_附錄
P. 155
終於在西元十三世紀的前半期完全從印度消失。 的層面,因此在內容上含有墮落的成分。再加上伊斯蘭教的迫害日漸嚴重,於是佛教 有密教(怛特羅),但這個教派逐漸與民間的土著信仰緊密地結連起來,而具有卑俗 想。 ,並進而把它組識成唯識思想。因此,從教理上看,唯識思想是最高度發展的佛教思 正空思想的虛無面。而它的教理架構,可以說,原封不動地繼承以往的阿毗達磨思想 然根本上是沿襲般若的空思想,但企圖藉著在某個意義下承認「識」這個存在,以修 算就這當中的後者,即瑜伽行派,以及它的思想加以解說。瑜伽行派的唯識思想,雖 深密經》等的唯識思想。就宗派名來說,前者是中觀派,而後者是瑜伽行派。本書打 這就是大乘佛教。 對部派佛教那種傾向
由於唯識思想的完成,佛教思想在本質上停止發展。在印度,它以後展開的思想 在思想上,大乘佛教大致可分成兩類,即依據《般若經》的空思想,和依據《解
唯識思想入門
1
3
3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