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65 - 唯識藏_附錄
P. 265
所湧出的唯識無境之理,學到很多嗎? 能這種咒術的愚弄,正遺忘自然和自己的真相的現代人,不是必須從深刻的禪定體驗 分的理論。然而,佛教思想的本質,是由論理和理論以前的體驗證實的。受到科學萬 大正藏》三一,四上)等,但對這些的說明檢討,本書省略。 頁六七五中;《掌中論》,《大正藏》三一,頁八八四下;《成唯識論》卷第一,《 (原子)以證明它不存在的方法(《大乘阿毗達磨集論》卷第三,《大正藏》三一, 下;《顯揚聖教論》卷第十六,《大正藏》三一,頁五五七下),把事物分析到極微 和義的相互客塵性的論證(《大乘莊嚴經論》卷第十二,《大正藏》三一,頁六五三
夜晚提心弔膽地走暗路時,把隨風搖曳的柳樹看作幽靈的經驗,我想任何人在小 現在一面舉簡單的例子,一面說明唯識思想如何捕捉我們的認識構造。 以上介紹唯識無境的理論性證明,但根據現代的科學立場,這些可以說都是不充
唯識思想入門
一、主觀與客觀 第四節
認識的狀態
2
4
4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