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90 - 唯識藏_附錄
P. 290

至可以說是先天的、人本來就具有的執著心。  心(以唯識來說,只要不改變心的根源,即阿賴耶識本身的狀況),就不能捨去,甚  錢」,那執著心也不會立刻消除。只要不藉著長年累月的努力,從心的根底去除執著  真實的見解。廣泛地說,改變對事物的看法,才是佛教所追求的一大目的。  所執性,那全然是圓成實性(真實的心的狀態、覺悟的境界、醒悟的世界)。  ,我們哪裡還會對不存在的幻像等執著呢?這種心的狀態,稱為於依他起性遠離遍計  上有遍計所執性。  見:自己的心外,有外界的事物和自己存在。這種日常的心的狀態,稱為依他起性之  是因為我們即使對事物和自己沒有明白地理會到,我們內心深處也常有這種先天的成  對金錢執著,那是因為我們認為金錢確實存在。總之,我們對事物和自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然而,改變對事物的看法,沒有那樣簡單。即使經典或他人教導說「不要執著金  如果是這樣,那麼唯識思想的目標,可以說在於如何把我們對事物的看法,改成  可是,在覺知外界的事物和自己,這一切都不過是自己的心造出來的影子的時候  在這裡,雖然使用「執著」一語,但如果稍微深入地探討,那麼就會明白,例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唯識藏附錄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   285   286   287   288   289   290   291   292   293   294   2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