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72 - 唯識藏_附錄
P. 372

。(《瑜伽論》敘十義,〈真實品〉敘六義,參看法相攝《阿毗達磨》全經,唯識攝  如故,所以必表。法相賅廣,五姓齊被;唯識精玄,唯被後二。詳見他敘,此姑不贅  不捨一切苦,此蓋觸真實苦,以苦為大樂乃能如是),由起苦而不住涅槃。  苦所可比也),由大悲而利他,由利他而起苦(一切苦悉入生死苦中,不捨生死即是  ,明了觀苦乃無繫縛,見他即自,又自然牽動而生大悲,此非逃苦、厭苦、怖苦、捨  不抉擇發揮。且概括數言,示其要略,曰:諸佛菩薩由觀苦而起悲(諸佛以苦諦為師  賴耶而後能盡也。  穢矣,屬其心矣,必了心體,有斷然者。」  ,相繫相維,相與增上,觀乎眾生,自然而悲。心穢則佛土穢,心淨則佛土淨,悲其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一時極唱,性相兩輪。明了而談,一遮一表。都無自性故,所以必遮;相應如  上來五段明建立八識所由畢。  此外猶有異門,他日詳談。今人不明大悲為學佛要事,實屬誤解佛法之尤,不可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唯識藏附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十、抉擇法相談唯識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蓋窮苦緣起於無常,差別於種子,必究阿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   367   368   369   370   371   372   373   374   375   376   37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