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70 - 唯識藏_附錄
P. 370
哲學,遂至少智無悲,漫談宇宙人生,於名相中作活計。又執不了義說如《起信論》 ,乃誤解為了結)並亡悲智,或隨順外道而有悲無智,或趣入小乘而悲智俱微。視為 宗門言耳。若真淨土、真宗門,與唯識是一貫之學),誤解了生死之言(此本謂明了 或偏執不了義之說以概全體。例同宗教,遂有貌似之淨土、宗門(指不到家之淨土、 終,蓋有如是者。然今時人談佛法每每昧此源頭,或則例同宗教,或則視為哲學,又 知,三祇無厭,亦非至於一切智智圓滿無缺,不可得無緣大悲之所歸宿。二者表裏始 悲所建立。」是故智由悲起,悲之等流又以智為究竟。非有大悲貫徹,將無由求得遍 《瑜伽》四十四云:「是故如來若有請問菩薩菩提誰能建立?皆正答言:菩薩菩提, 執為我。』一則無用乎此,二則益其僻
「
㈤ 唯識藏附錄
因為大悲而立此識。」
本宗約智談用,為智根源,為用血脈者,則大悲也。
3
5
5
4
4
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