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05 - 唯識藏_31
P. 205
菩薩後得智中起五識,有輕安俱無失,但除苦受,定滋潤故。然上界三識,下界五識。 安,名迫受故。餘受可有,即通果心。 界有逼迫二受,無調暢輕安故。
苦根雖名無漏,不言輕安俱。輕安俱時,怡悅五識;苦受逼迫,五識不俱。然實 若爾,鼻、舌、身三非通果,如何通? 此理不然。所引善者,捨、樂俱故。然菩薩後得智雖起苦根,可名無漏,然無輕 若爾,雖定所引,五識應無輕安。 述曰:十一中,除輕安,餘得五受俱,遍通三界故。輕安唯除憂、苦二受,唯下 論:「十五相應」至「無調暢故」。 述曰:第七、五受俱。問也。 論:此善十一,何受相應?
成唯識論述記卷第六本
① 底本無「界」,今依據卍續本補上。
1
1
1
2
2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