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23 - 唯識藏_01
P. 123
惟故謗,或隨順他故謗。是菩薩聞第一甚深義,不生解心,是菩薩應起信心,不諂曲 益,非如來說,是亦不能安樂眾生。」是名為犯眾多犯,是犯染汙起。或自心不正思 外道邪論愛樂不捨,不作毒想,是名為犯眾多犯,是犯染汙起。 得不動智;若於日日常以二分受學佛經,一分外典,是名不犯。如是菩薩善於世典、 汙起。不犯者,若上聰明能速受學,若久學不忘,若思惟知義,若於佛法具足觀察, 聲聞經法,是名為犯眾多犯,是犯非染汙起。 。不犯者,專學菩薩藏,未能周及。若菩薩於菩薩藏不作方便,棄捨不學,一向修集 聲聞法為?」是名為犯眾多犯,是犯染汙起。何以故?菩薩尚聽外道異論,況復佛語 起欲方便,如前說。 ,起欲方便,如前說。
若菩薩聞菩薩法藏甚深義、真實義、諸佛菩薩無量神力,誹謗不受,言:「非利 若菩薩於佛所說棄捨不學,反習外道邪論、世俗經典,是名為犯眾多犯,是犯染 若菩薩如是見,如是說言:「菩薩不應聽聲聞經法,不應受,不應學。菩薩何用 若菩薩見味禪以為功德者,是名為犯眾多犯,是犯染汙起。不犯者,為斷彼故,
菩薩地持經卷第五
1
1
1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