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19 - 唯識藏_01
P. 119
當觀施主堪與不堪,隨施應受。如衣,鉢亦如是。如衣鉢,如是自乞縷,令非親里織 住少利、少作、少方便。菩薩為眾生故,從非親里婆羅門、居士求百千衣及自恣與, 同學此戒。何以故?聲聞自度捨他,應住少利、少作、少方便,非菩薩自度度他,應 何況菩薩第一義度。又復遮罪,住少利、少作、少方便,世尊為聲聞建立者,菩薩不 同聲聞學。何以故?聲聞者乃至自度,乃至不離護他,令不信者信,信者增廣學戒, 僧制。 起慈悲心,深於善人。不犯者,若狂,若知不說令彼調伏,如前說,若護他心,若護 多犯,是犯染汙起;若懶墯、懈怠,若忘遮他,犯非染汙起。何以故?菩薩於惡人所 壞正法。 深妙法,生怖畏心,若知聞已增長邪見,若知聞已毀呰退沒,若彼聞已向惡人說,破
若菩薩於如來波羅提木叉中毗尼建立遮罪,護眾生故,令不信者信,信者增廣, 若菩薩於兇惡犯戒眾生,以瞋恨心若自捨,若遮他令捨,不教化者,是名為犯眾
菩薩地持經卷第五
1
0
0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