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49 - 唯識藏_2
P. 149
蜜。」 自心妄想非性,智慧觀察,不墮二邊,先身轉勝而不可壞,得自覺聖趣,是般若波羅 行方便,妄想不生,是毗梨耶波羅蜜;妄想悉滅,不墮聲聞涅槃攝受,是禪波羅蜜; 羅蜜;即彼妄想不生,忍知攝所攝,是羼提波羅蜜;初、中、後夜精勤方便,隨順修 不計著,為安樂一切眾生故,生檀波羅蜜;起上方便,即於彼緣妄想不生戒,是尸波 波羅蜜者,覺自心現妄想量攝受及自心二故,不生妄想,於諸趣攝受非分,自心色相 世間波羅蜜者,聲聞、緣覺墮攝受涅槃故,行六波羅蜜,樂自己涅槃樂。出世間上上 滿足檀波羅蜜,戒、忍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亦如是。凡夫神通,及生梵天。大慧!出
爾時,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
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四 相續次第滅,餘心隨彼生,不住於色時,何所緣而生? 無明為其因,心則從彼生,乃至色未生,中間有何分? 物生則有滅,不為愚者說,無間相續性,妄想之所熏。 剎那息煩亂,寂靜離所作,一切法不生,我說剎那義。 空無常剎那,愚夫妄想作,如河燈種子,而作剎那想。
1
3
3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