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55 - 唯識藏_2
P. 555
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五 一切諸外道,聲聞及緣覺,七 非無法不生,亦非以待緣,非有物而名,亦非名無義。 為無故不生,為待於眾緣,為有名無義?願為我宣說! 觀察有為法,非因非無因,彼生滅論者,所見從是滅。 云何何所因,復以何故生,於何處和合,而作無因論? 無生義若存,法眼恒不滅。我說無因論,外道咸驚怖。 無因而妄現,世事皆如是。折伏有因論,申述無生旨, 分析無和合,非如外道見。如夢及垂髮,野馬與乾城, 以是故我說,空無生無性。一一緣和合,雖現而非有, 空無生無性,云何為我說?離諸和合緣,智慧不能見, 一切法無生,亦非是無法,如乾城幻夢,雖有而無因。 為除有生執,成立無生義,我說無因論,非愚所能了。
① 「七」,底本作「十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七」。
① 住非所行,此是無生相。
5
4
4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