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76 - 唯識藏_03
P. 176
摩他、毗鉢舍那修所成慧了知其義,此何差別?」 男子!如是五義,當知普攝一切諸義。」 者、器世界;二者、有情界;三者、法界;四者、所調伏界;五者、調伏方便界。善 者、即彼隨順法相;十者、不遍知等及遍知等過患功德相。言界義者,謂五種界:一 者、即彼真實相等品差別相;七者、所依能依相屬相;八者、即遍知等障礙法相;九 :一者、真實相;二者、遍知相;三者、永斷相;四者、作證相;五者、修習相;六 義;二者、義義;三者、界義。善男子!言文義者,謂名身等。義義,當知復有十種 知普攝一切諸義。 執受義;二者、領納義;三者、了別義;四者、雜染清淨義。善男子!如是四義,當 是五義,當知普攝一切諸義。 作證。於此覺了者,謂即於此作證法中諸解脫智,廣為他說
慈氏菩薩復白佛言:「世尊!若聞所成慧了知其義,若思所成慧了知其義,若奢 「復次,善男子!彼諸菩薩由能了知三種義故,名為知義。何等三義?一者、文 「復次,善男子!彼諸菩薩由能了知四種義故,名為知義。何等四義?一者、心
解深密經卷第三
1
6
6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