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28 - 唯識藏_05
P. 128
、有苦者;二、有恩者;三、親愛者;四、尊勝者。 名為施者。若自物施,若欣樂施,非不樂施,名為施主。誰所施者,謂四種所施:一 而修布施,是名惠捨。 ,說名無障。 前廣辨,摠略為一,說名為障。此障相違,當知無障。謂即此障無性遠離,不合不會 亂。如是若奢摩他障,若毗鉢舍那障,摠名寂靜障。如是名為障之略義。即此略義及 不能圓滿,不得清淨。是名掉亂毗鉢舍那障。 惡說所說,惡作所作,不能安住思惟諸法,不能堅固思惟諸法。由此因緣,毗鉢舍那
云何有苦者?謂貧窮者,或乞丐者,或行路者,或悕求者,或盲瞽者,或聾騃者 答:誰能施者,謂施者、施主,是名能施。云何施者?云何施主?謂若自手施, 問:誰能施?誰所施?用何施?何相施?云何施?何故施?由此因緣,施性無罪。 云何惠捨?謂若布施,其性無罪,為莊嚴心,為助伴心,為資瑜伽,為得上義, 如是二法障奢摩他,謂多放逸及住非處;二法能障毗鉢舍那,謂樂自恃舉及以掉 言掉亂者,謂如有一,根不寂靜,諸根掉亂,諸根囂舉,於一切時,惡思所思,
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五
5
7
7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