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6 - 唯識藏_05
P. 26

離十種過失,又能安住聖所住處,故名功德。  切有情乃至上生第一有者,於彼一切所有有情得為最勝,是故說名住聖所住。以能遠  永不相應,唯有最後身所任持,第二餘身畢竟不起,於最寂靜涅槃界中究竟安住,一  過失;又有緣起所攝發起取雜染品過失;又有發起行雜染品過失。若於如是十種過失  失;又有外道不共,即彼各別邪見所起語言、尋思、追求三種過失;又有依靜慮邊際  依內不護諸根過失,由不護諸根故,生愁歎等;又有愛味樂住過失;又有行住放逸過  、解脫知見蘊,名極清淨道。又由證得此極淨道,離十過失,住聖所住。  斷,名為證得極淨道果。又十無學支所攝五無學蘊,所謂戒蘊、定蘊、慧蘊、解脫蘊  為障礙所有煩惱。此諸煩惱能為隨眠深遠入心,又能發生種種諸苦,若能於此無

               又若彼果,若極淨道,若彼功德,如是一切摠略說名證得極清淨道及果功德。又  云何名為十種過失?所謂依外諸欲所有愁歎、憂苦種種惱亂苦苦相應過失;又有  云何證得極清淨道及果功德?謂於三位,樂位、苦位、不苦不樂位,為諸煩惱之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   21   22   23   24   25   26   27   28   29   30   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