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40 - 唯識藏_05
P. 340
,已出深坑,已度深塹,已能摧伏彼伊師迦,是為真聖,摧滅高幢。 、悲住、喜住、捨住。又於爾時至極究竟,畢竟無垢,畢竟證得梵行邊際。離諸關鍵 、無願住、無相住、滅盡定住。言天住者,謂諸靜慮、諸無色住。言梵住者,謂慈住 安住。隨樂思惟所有正法能引世間或出世間諸善義利,即能思惟。言聖住者,謂空住 至無學正解脫、正智。 有結。已正奉行如來聖教,心善解脫,已具成就十無學法,謂無學正見、正思惟,乃 中起無生智。彼於爾時成阿羅漢,諸漏已盡,所作已辦,無復所作,證得自義,盡諸 竟種姓清淨。於諸煩惱究竟盡中,發起盡智;由因盡故,當來苦果畢竟不生,即於此 上最勝,最為堅固,能壞一切所有煩惱,非上煩惱所能蔽伏,是故此三摩地名金剛喻。 堅固,能穿能壞
已斷五支,成就六支,一向守護四所依止。最極遠離,獨一諦實,棄捨希求,無 於諸住中及作意中,能隨己心自在而轉。隨所樂住,或聖或天,或梵住中,即能 從此金剛喻三摩地,無間永害一切煩惱品麤重種子,其心於彼究竟解脫,證得畢 答:譬如金剛,望餘一切末尼、真珠、琉璃、螺貝、璧玉、珊瑚等諸珍寶,最為
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四
7
9
9
0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