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39 - 唯識藏_05
P. 339
,喻如金剛三摩地生。由此生故,便能永斷修道所斷一切煩惱。 意。彼即於此攝樂作意親近、修習、多修習故,有能無餘永斷修道所斷煩惱最後學位 加行,或復未起趣究竟位。當知是名十一種修品類差別。 間證得解脫。勝進道修者,謂由此故,從是已後,修勝善法,乃至未起餘地煩惱能治 ,發起加行。無間道修者,謂由此故,正斷煩惱。解脫道修者,謂由此故,或 道修者,謂由此故,能斷所有最後所斷下品煩惱。加行道修者,謂由此故,為斷煩惱 ,謂由此故,能斷最麤上品煩惱。中品道修者,謂由此故,能斷所有中品煩惱。上品 是滅,道真是道,由正見等無漏聖道,乃至能趣非想非非想處一切離欲。下品道修者 故,乃至能趣無所有處一切離欲。出世道修者,謂正
問:何因緣故,此三摩地名金剛喻? 於時時間,於可厭法深心厭離,於時時間,於可欣法深心欣慕,如是名為攝樂作 如是於修勤修習者,於時時間,應正觀察所有煩惱已斷未斷。
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四
① 或:與「惑」通。
7
8
8
9
9
① 斷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