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4 - 唯識藏_06
P. 14
,愛樂味著,非如辛藥而習近之,是名有犯,有所違越,是染違犯。 中,常以二分修學佛語,一分學外,則無違犯。 久時能不忘失;若於其義能思能達;若於佛教如理觀察,成就俱行無動覺者,於日日 精勤修學,是名有犯,有所違越,是染違犯。無違犯者,若上聰敏;若能速受;若經 一向修學,是名有犯,有所違越,非染違犯。 ,為令一向習小法者捨彼欲故,作如是說。 ,有所違越,是染違犯。何以故?菩薩尚於外道書論精勤研究,況於佛語。無違犯者 ,不應受持,不應修學。菩薩何用於聲聞乘相應法教聽聞受持,精勤修學?是名有犯 越,是染違犯。無違犯者,若為斷彼,生起樂欲,廣說如前。
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,聞菩薩藏,於甚深處最勝甚深真實法義,諸佛菩薩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,越菩薩法,於異道論及諸外論研求善巧,深心寶翫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,現有佛教,於佛教中未精研究,於異道論及諸外論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,於菩薩藏未精研究,於菩薩藏一切棄捨,於聲聞藏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,起如是見,立如是論:菩薩不應聽聲聞乘相應法教
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一
9
4
4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