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1 - 唯識藏_06
P. 21
出還淨。 ,爾時菩薩以淨意樂,起自誓心:「我當決定防護,當來終不重犯。」如是於犯,還 犯,應對於一補特伽羅發露悔法,當知如前。若無隨順補特伽羅可對發露,悔除所犯 作罪。」餘如苾芻發露悔滅惡作罪法,應如是說。若下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及餘違 應作是說:「長老專志!或言大德!我如是名,違越菩薩毗奈耶法,如所稱事,犯惡 他勝處法,應對於三補特伽羅,或過是數,應如發露除惡作法,先當稱述所犯事名, 補特伽羅發露悔滅。 淨。又此菩薩一切違犯,當知皆是惡作所攝,應向有力於語表義、能覺能受小乘大乘 ,生起最極尊重恭敬,從初專精,不應違犯,設有違犯,即應如法疾疾悔除,令得還 ,專精修學。 法戒、饒益有情戒。今於此菩薩藏摩呾履迦綜集而說,菩
若諸菩薩以上品纏違犯如上他勝處法,失戒律儀,應當更受。若中品纏違犯如上 是諸菩薩從他正受戒律儀已,由善清淨求學意樂、菩提意樂、饒益一切有情意樂 復次,如是所起諸事菩薩學處,佛於彼彼素怛纜中隨機散說,謂依律儀戒、攝善
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一
9
5
5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