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2 - 唯識藏_06
P. 22
就加行圓滿;二者、成就意樂圓滿;三者、成就宿因圓滿。 如〈攝事分〉應當了知。 能修行自他利行,作諸菩薩所不應作,作不應作可得成犯。又諸菩薩軟、中、上犯, 切皆是菩薩所作,非非所作,非作所作可得成犯。若諸菩薩憎諸有情,嫉諸有情,不 所起。」當知此中所說密意,謂諸菩薩愛諸有情,憐諸有情增上力故,凡有所作,一 學。」第二、第三亦如是說,說已應起。所餘一切,如前應知。 學處,於是淨戒,過去一切菩薩已學,未來一切菩薩當學,普於十方現在一切菩薩今 是淨戒,過去一切菩薩已具,未來一切菩薩當具,普於十方現在一切菩薩今具。於是 切菩薩學處,誓受一切菩薩淨戒,謂律儀戒、攝善法戒、饒益有情戒。如是學處,如 是名,仰啟十方一切如來,已入大地諸菩薩眾,我今欲
如是菩薩依止一切自毗奈耶勤學所學,便得成就三種圓滿,安樂而住:一者、成 又於菩薩犯戒道中,無無餘犯,如世尊說:「是諸菩薩多分應與瞋所起犯,非貪 又諸菩薩欲受菩薩淨戒律儀,若不會遇具足功德補特伽羅,爾時應對如來像前,
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一
9
5
5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