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49 - 唯識藏_06
P. 449
相應。斷見攝邊執見,當知一切與彼相違。 行薀觀我、我所,或觀為常,憂根相應;若於捨俱行薀觀我、我所,或觀為常,捨根 或不得樂,得已還失。」若遂所願,便生喜、樂。由是故,恚憙、樂相應。 有情及諸法所作意思惟,發恚恨心。由是故,恚憂、苦相應。 若於不苦不樂位而生味著,當知此貪,捨根相應。 會,不乖離,非乖離。由是因緣,貪於一時,憂、苦相應。與此相違,喜、樂相應。 ,若乖離,非和合;或於苦受起不會愛、若乖離愛而現在前,遂於苦受合會,非不合
見取、戒禁取,取彼見故,隨其所應,如彼相應。 薩迦耶見及邊執見,若於樂俱行薀觀我、我所,或觀為常,喜根相應;若於苦俱 答:如有一,於怨家等非愛有情起恚惱心,作意思惟:「願彼沒苦,沒已不濟, 問:恚與喜、樂相應,如何等? 答:如有一,自然為苦逼切身心,遂於內苦作意思惟,發恚恨心,或於非愛諸行 問:如何等? 恚於一時,憂、苦相應;或有一時,喜、樂相應。
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九
1
3
3
8
8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