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50 - 唯識藏_06
P. 450
,令久行者了自他身種種行解差別轉故。 ;於無利養、不敬、譏毀、苦惡趣等決定事中,他所導引令猶豫者,喜根相應。 相應。 稱量高舉、解了高舉、利養高舉。此高舉慢,喜根相應;若卑下慢,與彼相違,憂根
答:初聚一分是不善,餘二聚是無記。諸不善者是有異熟,非餘。 問:如是三聚幾不善?幾無記? 復次,諸煩惱略有三聚:一、欲界繫;二、色界繫;三、無色界繫。 先辯煩惱諸根相應,但約麤相道理建立,令初行者解無亂故。今約巨細道理建立 無明,通與五根相應。所餘相應,引事指斥,文不復現。 疑,若於利養、恭敬、稱譽、樂善趣等決定事中,他所導引令猶豫者,憂根相應 答:略有二慢:一、高舉慢;二、卑下慢。又高舉慢,有三高舉。何等為三?謂 問:如何等? 慢於一時,喜根相應;或於一時,憂根相應。 邪見一種,先作妙行,憂根相應;先作惡行,喜根相應。
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九
1
3
3
8
8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