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76 - 唯識藏_09
P. 276
者,大乘甚深,非如文義,不應一向隨文取義,言非佛語。 修行,得無分別智,由無分別智能破諸煩惱,由此因故,不得言無大乘。第八、文異 ,有大過失。若無佛乘,而有佛出說聲聞乘者,理不應故。第七、能治者,由依此法 乘體,則聲聞乘亦無體。若汝言聲聞乘是佛說故有體,大乘非佛說故無體。若作此執 乘體。若作此執,亦成我義,大乘無異,體是一故。第六、非體者,若汝言此佛無大 成我義,彼得菩提亦即是佛如是說故。第五、體者,若汝言餘佛有大乘體,此佛無大 第四、成就者,若汝言餘得菩提者,說有大乘,非是今佛說有大乘。若作此執,則反 之所能信,況復能行。外道制諸論,彼種不可得,是故不行,由彼不行,故是佛說。 先非後,一時同行,汝云何
偈曰: 復次,若汝言初不記者,由佛無功用心捨故。若作此執,是義不然。
如來智無礙,捨者不應爾。 諸佛三因緣,現見亦護法,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一
2
6
6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