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82 - 唯識藏_09
P. 282
此智,不應決定言非佛語。 ,次從彼彼得證法果,次從彼後起解脫智,是人此智隨深入遠,能行此法。汝若自無 不應怖畏。 佛性甚深,卒難覺識,應求了別,何因怖耶?由如是等因緣故,聰慧正觀人於此大乘 既說有多門,何因獨怖空耶? 分別,得無分別智。若異此,說無大用者,如來但應言空,不說如、法性、實際等。
已說能行此法智,次遮怖畏此法句。偈曰: 釋曰:若人最初依善知識能起正聞,次於正義能起正憶,次於真實境界得生正智 已說不應怖畏因,次說能行此法智。偈曰: 非有如文義者,大乘甚深,不如文義,何因隨文取義而怖空耶?諸佛甚深體者,
解深得解脫,諸怖不應爾。 不解解不深,深非思度解, 此智行此法,未得勿非毀。 隨次聞思修,得法及得慧,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一
2
6
6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