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04 - 唯識藏_10
P. 204

相應行,謂不相應行蘊及法界、法處一分。無為,謂法界、法處一分。  識蘊:七識界及意處。心所有法,謂受蘊、想蘊、相應行蘊及法界、法處一分。心不  、心不相應行、無為。色,謂色蘊:十色界、十色處及法界、法處所攝諸色。心,謂  真如,彼無我性真實有故。  界,是最勝智所行義故。一切皆是勝義有者,以一切法不離真如故。諸法無我性是名  切皆是勝義有。為捨執著清淨我相故,觀察勝義有。清淨所緣者,為得清淨,緣此境  。雜染相我者,執我為雜染因故。  切皆是世俗有。為捨執著雜染相我故,觀察世俗有。雜染所緣者,能發一切雜染義故  一切皆是假有。為捨執著實有我故,觀察假有。

              若依是處雜染清淨,若所雜染及所清淨,若能雜染及能清淨,若於此分位,若此  云何所知?幾是所知?為何義故,觀所知耶?謂所知有五種:色、心、心所有法  云何勝義有?幾是勝義有?為何義故,觀勝義有耶?謂清淨所緣是勝義有義。一  云何世俗有?幾是世俗有?為何義故,觀世俗有耶?謂雜染所緣是世俗有義。一  云何假有?幾是假有?為何義故,觀假有耶?謂待於名言、此餘根境是假有義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第三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   199   200   201   202   203   204   205   206   207   208   2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