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6 - 唯識藏_11
P. 36

明、闇,若空一顯色,若彼影像之色,是名為色。  等顯色,長、短、方、圓、麤、細、高、下、正及不正、煙、雲、塵、霧、光、影、  攝,有見有對。此復三種,謂妙、不妙及俱相違。彼復云何?謂青、黃、赤、白如是  謂各行自境,緣自境,識之所依止。  淨色為體。色薀所攝,無見有對性。如眼,如是耳、鼻、舌、身亦爾。此中差別者,  治資養為業。  扇,其不動搖,無緣故息,諸如是等。是外風體,依持受用為業,變壞受用為業,對  有增上積集,所謂摧破山崖,偃伏林木等。彼既散壞,無依故靜。若求風者,動衣搖  ,發動作事受用為業。外,謂各別身外色等五境之所依止,輕動所攝,非執受性。復  動所攝,有執受性。復有增上積集,所謂上下橫行,入出氣息,諸如是等。是內風體

               聲,謂耳所行境,耳識所緣,四大所造。可聞音為體。色薀所攝,無見有對。此  色,謂眼所行境,眼識所緣,四大所造。若顯色,若形色,若表色為體。色薀所  眼,謂一切種子阿賴耶識之所執受,四大所造色為境界。緣色境,識之所依止。  風亦二種:一、內;二、外。內,謂各別身內眼等五根,及彼居處之所依止,輕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顯揚聖教論卷第一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   31   32   33   34   35   36   37   38   39   40   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