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76 - 唯識藏_11
P. 476
十一冊。 乾隆大藏經》第八十五冊、日版《卍正藏經》第四十一冊、《大正新修大藏經》第三 響,勝於一般。 》說」;解「名句味無倒」時,即說如《中邊》之「十無倒」釋。足見其於本論之影 羅蜜多義時,云「如《中邊 資料。又論中闡述三無性理時,援引經論甚少,卻多次提及《中邊分別論》。如釋波 異其趣。前說空,後說有,學說體系自此迥異,本論遂成研究真諦系舊唯識學之重要 是不諍之事實。 然其譯出流通之後,卻與諸論並駕齊驅,為《華嚴》、《楞嚴》等之注疏所廣引,則
本論今收錄於《高麗大藏經》第十七冊、宋版《磧砂大藏經》第十七冊、清版《 此外,本論「遣三性,立三無性」之說,與玄奘大師之「依三性,立三無性」頗
三無性論題解
五、現
存 ‧ 障品》」;釋三十七道品時,云「如《中邊
4
6
6
4
4
‧ 修對治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