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79 - 唯識藏_11
P. 479
,前三是世諦,後二是真如。一切諸法不出此五,若分別性體是有法,則應為此五攝 者,謂法空所顯聖智境界。無分別智者,由此智故,一切聖人能通達如如。此五法中 為名句味所依止。名者,即是諸法品類中名句味也。分別者,謂三界心及心法。如如 者:一、相;二、名;三、分別;四、如如;五、無分別智。一、相者,謂諸法品類 相分,明三種體相也。 立二無,名為真諦。還尋此性離有離無,故非安立,三無性皆非安立也。此即第三、 ,前兩性是安立世諦,體實是無,安立為有故;真實性即是安立真諦,對遣二有,安 非無性,故名無性性。亦以無性為性,名無性性,即是非安立諦。若是三性並是安立 他二無。故不可說有,亦不可說無。不可說有如五塵,不可說無如兔
分別性者,無有體相。何以故?此性非五藏所攝故。若法是有,不出五藏。五藏 論曰:此三種性如是無性,已說其相,今須說成立道理。 此一無性,真實是無,真實是有:真實無此分別、依他二有,真實有此分別、依
三無性論卷上
① 「外」,底本作「內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外」。
4
6
6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