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94 - 唯識藏_11
P. 94
舍那道。得如是想者,謂於實勝中得實勝無慢想故,於不勝中得實不勝無慢想故。 勝者,謂能治所治作意思惟,障礙功用所不惱故。知者,用奢摩他道。見者,用毗鉢 解思惟故。若劣若勝者,謂淨不淨聲、香、味、觸之所攝色,意解思惟故。於彼諸色 ,如前說。少者,謂資具攝色,意解思惟故。若好若惡者,謂淨不淨色之所攝色,意 想,名初勝處。內有色想者,如解脫中說。外者,謂除眼等根,顯餘色故。諸色觀者 受滅解脫。 靜住自在故,又為解脫彼障故,復從非想非非想處心進止出入息滅攀緣故,名第八想 脫彼障故,復作非想非非想意解思惟故,名第七非想非非想處解脫。為欲證得最勝寂 復作無所有意解思惟故,名第六無所有處解脫。為欲證得最第一有住自在故,又為解 ,令第四靜慮起
二、內有色想,外諸色觀多,乃至名第二勝處。內無色想中,觀少觀多二種亦爾 一、內有色想,外諸色觀少,若好若惡,若劣若勝,於彼諸色勝知勝見,得如是 勝處者,謂八勝處,廣說如經。
顯揚聖教論卷第四
8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