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39 - 唯識藏_12
P. 239

即所除。幾有緣?謂七心界及法界少分心所有法。幾無緣?謂餘十及法界少分。幾有  、法界,八無記。幾是內?謂十二,除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及法界。幾是外?謂六,  無為。幾取薀所攝?謂有漏。幾善?幾不善?幾無記?謂十通三種,七心界及色、聲  香、味、鼻、舌識。幾無色界繫?謂後三。幾不繫?謂即彼無漏界。幾薀所攝?謂除  故,現所行處故。幾無漏?謂後三少分。幾欲界繫?謂一切。幾色界繫?謂十四,除  ,是有對義。幾無對?謂所餘界。幾有漏?謂十五界及後三少分。由於是處,煩惱起  幾有見?謂一色界。幾無見?謂所餘界。幾有對?謂十有色界。若彼於是處有所障礙  我執。  界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復次,此十八界,幾有色?謂十界、一少分,即色薀自性。幾無色?謂所餘界。  答:為欲對治三種我執。如其次第,三種我執者,謂一性我執、受者我執、作者  問:以何義故,宣說薀等?  答:以能任持無作用性自相義故,說名為界。  問:以何義故,說名為界?
              大乘五薀論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5
   234   235   236   237   238   239   240   241   242   243   2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