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30 - 唯識藏_12
P. 430
礙解、如來十八不共佛法、力、無畏等,多分攝在妙觀察智。神境智通,多分攝在成 為自性故,觀察智攝,任持一切陀羅尼門、三摩地門,下經說故。 等性智所攝受故,無高下相。四無量者,平等行故,此智所攝。四如意足,以三摩地 切身等法故。平等性智攝四正斷及四無量,以四正斷雖用精進為其自性,而由如來平 中,智用強故,以智名顯一切種心、心所有法及彼品類。 。淨法界者,即是真如,無為功德皆是真如體相差別。有為功德,四智所攝。無漏位 切法為境界故。安立所緣,言攝一切,安立自相,唯攝自體,合為一故。 者、變化。後當廣說。地,謂大覺所依、所攝、所行境界,安立自相所緣差別,以一 法,不增不減。法者,即是持自相義,非與可愛果異熟義。
如是其餘靜慮、解脫、等持、等至、陀羅尼門、三摩地門、無諍、願智、通、無 若就實義,一一智品具攝一切功德法門。若就麤相,妙觀察智攝四念住,觀察一 大覺地中無邊功德,略有二種:一者、有為;二者、無為。無為功德,淨法界攝 二、由攝者,謂攝大覺地。大覺是佛,具三種身:一者、自性;二者、受用;三 一、由數者,謂有五種法。後說自相,其數自顯。何故說數?為決定故,唯有五
佛地經論卷第三
4
1
1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