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73 - 唯識藏_12
P. 473
可得,而圓鏡智非彼分量。 彼量。如是如來圓鏡智上,從極喜地乃至佛地,智影可得,及與一切世、出世法智影 盡其壽量,必永寂滅。 故,障菩提果,不障涅槃,非煩惱故,不能潤生。若無願力,迴心趣大,至無學位, 穢故,離編織故,離稠林故,名為涅槃。 。如是擇滅,於真如上假施設有,無別實物,至究竟位,說名涅槃;無所趣故,無臭 化似有漏相身心在故,名有餘依。悲智無斷所證得故,亦名無住大涅槃界。 即得說名證無餘依大涅槃界。是故二乘先入有餘依涅槃界,後入無餘依涅槃界。 心在故,證無餘依大涅槃界。依,謂三界有漏身心。若諸菩薩斷二障盡,得佛果時,
論曰 經曰 聲聞、獨覺有所知障習氣未滅,云何證得究竟涅槃?所知障習是無知故,非染汙 涅槃即是真如體上障永滅義,由無漏慧簡擇諦理,斷諸雜染而證得故,亦名擇滅 菩薩初證如來地時,頓證二種大涅槃界:一切有漏身心盡故,名無餘依;猶有變
佛地經論卷第五
:若圓鏡智能起智影,應同彼量,差別可得。 :如圓鏡中,大影可得,所謂大地、大山、大樹、大宮舍影,而是圓鏡不等
4
5
5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