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29 - 唯識藏_12
P. 529
受大法樂。由此二分,或說此身唯自利攝,或說此身唯利他攝,或說俱攝,皆不相違 劫修利他行,滿足所證色等化身,為入大地諸菩薩眾現種種形,說種種法,令諸菩薩 數劫修自利行,滿足所證色等實身,令自受用微妙喜樂;二、他受法樂分,謂三無數 二身俱利功德為所依故,二利所攝。受用身者,具有二分:一、自受法樂分,謂三無 不可解了。 ,令所化生識如是變,謂見一佛為現神通,為說正法。如是等事不可思議,非唯識理 息,但有緣佛同處同時後得智上各現一化,其狀相似,不相障礙,更相和雜為增上緣 度,故留化待,亦不相違。 ,或名釋迦,或慈氏等,隨一化相所度有情,言皆度訖。生非想者,宜見釋迦化相得 盡未來際常住世間,教化無量諸有情類,而隨所宜,現種種化,或現
又自性身,寂滅安樂,正屬自利功德所攝,為增上緣益眾生故,兼屬利他。又與 若諸如來同一所化,何佛現前而化彼耶?諸佛皆有悲願力故,不可一化,餘皆止 雖一一佛有化一切有情功能,然諸有情於無緣佛不肯受化,亦不見聞。雖一一佛
佛地經論卷第七
5
1
1
5
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