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69 - 唯識藏_12
P. 69
閱者為易耳。此論是佛法正義,外國盛弘。 行解釋,詞繁義闕。論初無歸敬,有識君子宜善尋之。今謹別抄偈文安於論後,庶披 僧忍法師從晉安齎舊本達番禺,愷取新文對讎校舊本,大意雖復略同,偈語有異,長 於廣州制旨寺請三藏法師拘羅那他重譯此論,行翻行講,至三月五日方竟。 境界。何以故?諸佛世尊於一切法知無礙故,如量如理,此境唯佛所見。 ,此二境界不如,非是如此顯現故,能取、所取分別未滅故。
此論外國本有義疏,翻得兩卷,三藏法師更釋本文,慧愷注記,又得兩卷。末有 菩提留支法師先於北翻出《唯識論》,慧愷以陳天嘉四年歲次癸未正月十六日, 婆藪槃豆菩薩造《唯識論》竟。 我等作一切功用,不能思度此理,此理非覺觀所緣故。何人能遍通達此境?是佛 此唯識理無窮,簡擇品類,甚深無底。
大乘唯識論 如理及如量,難思佛等境。 成就唯識理,我造隨自能,
沙門慧愷記
5
5
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