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乘唯識論
大乘唯識論 成就唯識理,我造隨自能,如理及如量,難思佛等境。 他心通人智,不如境云何?如知自心故,不知如佛境。 云何檀陀林,空寂由仙瞋,心重罰大罪,若爾云何成? 由他識變異,死事於此成,如他失心等,因鬼等心力。 更互增上故,二識正邪定,夢識由眠壞,未來果不同。 如說似塵識,從此生憶持,夢見塵非有,未覺不能知。 證智如夢中,是時如證智,是時不見塵,云何塵可證? 若一無次行,俱無已未得,及別類多事,亦無細難見。 若物有方分,不應成一物;影障復云何?若同則無二。 若鄰虛不合,聚中誰和合?復次無方分,鄰虛聚不成。
① 「識」,底本作「彼」,今依據清藏本改作「識」。
5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