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00 - 唯識藏_13
P. 100
師之所譯,影響中國佛教之鉅。又師著有《大唐西域記》,記載印度及西域等百餘國 識宗之根本論典,《婆沙》係說一切有部所依,《俱舍》乃部派佛教之集大成,故知 論》、《攝大乘論本》等。其中之《般若經》,佛教徒視為經中之王,《瑜伽》為唯 之典籍有《大般若經》、《瑜伽師地論》、《大毗婆沙論》、《俱舍論》、《成唯識 ,並於弘福寺、大慈恩寺、玉華宮等處譯經,由朝廷供給所需。凡十九年,主要譯出 八日,無人能破,五天竺十八國王咸歸依為弟子,尊稱師為「大乘天」和「解脫天」。 王之請,於曲女城辯論大會中立《真唯識量》,王令書於金牌,懸於會場門外,經十 ,為眾講說《攝論》及《唯識抉擇論》,並作論破師子光及小乘論師等說,又受戒日 賢論師鑽研諸論,凡經五年。其後遍遊
貞觀十九年(六四五年),師返抵長安,為太宗、高宗所崇,賜號「三藏法師」 貞觀三年(六二九年),師孤身涉險,歷盡艱難,終抵摩揭陀國那爛陀寺,從戒
成唯識論題解
8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