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24 - 唯識藏_13
P. 524
不由於此二事成觀,無因緣如闡提無涅槃性,應得此觀,而 」,不言定聚為用。又云:「是人由淨分為緣,淨性為因,故成此觀,非無因緣。若 修菩薩行,故觀得成」? ,即從如理起佛光明,為憐愍闡提。闡提二身者,一為令法身得生,二為令加行得長 一、本性法身;二、隨意身。佛日慧光,照此二身。法身 為常沒,七人各一,及《無上依經》第一無涅槃法。 無上依》等三種無涅槃法中第二人說。《楞伽》第五無性乘人亦同此會,不會闡提名 無有情不成佛者。 一切眾生有自性清淨故,後時決定得清淨法身」。准此故知,無闡提人無佛性者,亦 大乘心故,依無量時,故如是說,以彼實有清淨性故。」
答:此據有性闡提人說。不爾,自違前〈事能品〉云「不定聚眾生起此二事為用 問:若爾,何故《寶性》、《佛性》俱引經說「一闡提人墮邪定聚,有二種身: 答:此據理性平等意樂,及《涅槃經》常沒之中第二,雖非闡提,亦名常沒;《 《佛性論》云「言有性者,是顯了說;言無性者,是不了說」,乃至「故
能顯中邊慧日論第四
② 者,即真如理。隨意身者
③ 一闡提既無此觀,故知
5
1
1
2
2
① 佛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