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32 - 唯識藏_15
P. 232
二、問十一分中,幾分所攝。 菩薩先已成佛,名正法明如來,《觀音授記經》云觀音菩薩補彌陀佛處,號普光功德山王佛也。 音菩薩,《決定總持經》云名光世音如來,《謗佛經》云觀世自在如來,《觀音三昧經》云觀音 華》云:「觀音妙智力,能救世間苦。」 運自在,名觀自在。或約智及境立名,故《華嚴》云:「觀音菩薩住大悲門。」《法 如是」下,正發問辭。 為第十一。如是諸地,幾種清淨?幾 發光地、燄慧地、極難勝地、現前地、遠行地、不動地、善慧地、法雲地,復說佛地
自下第二、如來正說。於中有二:初標宗略答,後問答廣釋。 如是諸地等者,正發問辭。問有二意:一、問如是十地,四清淨中,幾種所攝; 次言如佛所說等者,舉所問教。謂《十地》等經具說十地及如來地。 言觀自在菩薩者,發問菩薩名也。謂此菩薩內具智悲,外觀三業,不作功用,任 此即第一、菩薩請問。文有三節:初明問答者;次「如佛」下,舉所問教;後「 爾時,觀自在菩薩白佛言:「世尊!如佛所說菩薩十地,所謂極喜地、離垢地、
解深密經疏卷第二十七
① 分所攝?」
音菩薩,《阿難目佉陀羅尼經》云遍見普安菩薩,《毗摩詰經》闚 《相續經》云觀世音,《深密經》云觀世自在菩薩,
8
1
1
8
8
② 光世 □□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