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35 - 唯識藏_15
P. 335
伴,能為除苦,能如理說;於諸有情,善隨心轉;為物現通,恐怖引攝。」具說如彼。 說。三者、饒益有情靜慮,謂諸菩薩依止靜慮,於諸有情能引義利彼彼事業,與作助 可思議不可度量十力種姓所攝等持,一切聲聞及獨覺等不知其名,何況能入。乃至廣 樂住靜慮。二者、能引菩薩等持功德靜慮,謂諸菩薩所有靜慮,能引能住種種殊勝不 ,遠離一切分別,能生身心輕安,最極寂靜,離諸愛味,泯一切相,當知是菩薩現法 後之二品,如文可知。 朝論云:「此定離諸染汙故,現世得安樂住。」世親論云:「由此能安現法樂住。」 煩惱也。」四、對治煩惱眾苦樂住者,由此定能治煩惱苦,神通自在,得現法樂。梁 得清淨故。」《瑜伽論》云:「遠離憍舉。」又《瑜伽》云:「無罪者,遠離
世親論云:「安住靜慮者,由此能安現法樂住。引發靜慮者,由此能引六種神通 依《瑜伽論
解深密經疏卷第三十 ‧ 靜慮品》云:「復有三種:一、現法樂住靜慮,謂諸菩薩所有靜慮
9
2
2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