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18 - 唯識藏_15
P. 418
德。故《瑜伽》云:「然諸菩薩由自煩惱,能作一切眾生利益,生無量福。」又《攝 ,為感彼力,故心暫起。」二者、故起煩惱,受分段身,利益眾生,由斯故有無量功 煩惱名為苦因,感生死苦,由煩惱故。 煩惱,斷眾生苦,即說菩薩煩惱名斷苦因。又解:由菩薩故,斷眾生煩惱,即說眾生 失成功德。」世親大同。 為因,至煩惱盡,得一切智。如有頌言:念智力所制,煩惱證菩提,如毒咒所害,過 伏現行纏,隨眠猶在。何故煩惱隨眠猶在?恐同聲聞乘速般涅槃故。由現道理,煩惱 害者,譬如眾毒,為神驗咒之所損害,體雖未滅,而不為患。煩惱亦爾,由念智力, 一切智。」無性釋云:「煩惱伏不滅者,謂菩薩位中伏諸煩惱,而未永斷。如毒咒所
然初地已上乃至七地所起煩惱,自有二意:一者、無性《攝論》云:「惑已伏除 自下第三、答第三問。於中有二:初如來答,後菩薩歎。此即初也。謂菩薩故起 菩薩生起如是煩惱,於有情界能斷苦因,是故彼有無量功德。」 又《攝大乘》第十卷云:「論云:煩惱伏不滅,如毒咒所害,留惑至惑盡,證佛
解深密經疏卷第三十三
1
0
0
0
0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