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54 - 唯識藏_15
P. 454
》云:「又能息滅諸惡,故曰調伏。」如此異名,雖有多種,但彼一切皆是調伏別稱。 淨戒罪熱惱故,又與清涼義相應故。言律儀者,謂是遠離自體相故。」又《攝大乘論 》中所說,與《俱舍論》所釋相同。《瑜伽師地論》云:「言尸羅者,謂能寂靜毀犯 妙行;所作自體,故名為業;能防身語,故名律儀。」《顯揚聖教論》及《順正理論 戒者亦復如是,能至涅槃。」廣則應如彼論所說,而得了知。 寶。尊者妙音作如是說,戒名不壞。所以者何?如足不壞,則能自在往安隱處。具淨 足。契經說戒名為篋者,任持一切功德法故。謂持戒者任持功德,不令退散,如篋持 能避險惡,至安隱處。有淨戒者能越惡趣,生人天中,或超生死,到涅槃岸,故名為 眾行本,能至涅槃,故名為行。契經說戒名為足者,能往善趣
又《俱舍論》云:「別解律儀名差別者,能平險業,故名尸羅;智者稱揚,故名 於此調伏尚有眾多名義,如《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》云:「契經說戒或名尸羅,
解深密經疏卷第三十五
1
0
0
4
4
0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