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97 - 唯識藏_18
P. 397

明及為住無相心中,未能自然恒住無間缺無相心,故稱無明。若不斷此無明,不得入  ,不得入七地,故稱無明。若不斷此無明,不得入七地,故此無明為七地障。  。云何生?由俗諦故。云何不生?由真諦故。於十二緣生中,未能離生相,住無生相  相,謂生及滅故,不能通達法界無染淨相。如經言:龍王!十二緣生者,或生或不生  明為六地障。  厭惡諸行心中,未能多住無相心中,故稱無明。若不斷此無明,不得入六地,故此無  此無明為五地障。  亦難行。若人修行五地,心多求般涅槃,故稱無明。若不斷此無明,不得入五地,故  之所燒然,見涅槃最清涼寂靜功德圓滿,不欲捨生死,此行難行;不欲取涅槃,此行  斷此無明,則不得入四地,故此無明為四地障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於無相作功用心無明,為八地障。若人修行八地,由作功用心,為除微細相行無  微細相行無明,為七地障。若人修行七地,由心於百萬大劫中,未能離諸行相續  麤相行無明,是六地障。若人修行六地,一切諸行相續生,如量如理證已,多住  於下乘般涅槃無明,是五地障。若人依四諦觀,修行五地,見生死為無量過失火
              攝大乘論釋卷第十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7
   392   393   394   395   396   397   398   399   400   401   4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