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於六地乃至七地,滿第二阿僧祇劫;從此後無功用行人乃至十地,滿第三阿僧祇劫。 何者為五人?行願行地人,滿一阿僧祇劫;行清淨意行人、行有相行人、行無相行人 時有長短,欲顯此義,故問修行時。 度多故,所修方便多故,所應至處最高遠故,譬如王行不可同於貧人故。大小乘修行
論曰:有五種人,於三阿僧祇劫修行圓滿,或七阿僧祇劫,或三十三阿僧祇劫。 釋曰:此十地是菩薩大地,修行之時,不可同於二乘。何以故?不唯為自身所濟 論曰:於幾時中修習十地正行得圓滿?
攝大乘論釋卷第十一
釋入因果修差別勝相第五之二 攝大乘論釋卷第十一
修時章第五
4
2
2
1
1